歡迎進入汝陽縣人民政府網!

全會精神解讀(四)

日期:2023-01-18來源:


時刻保持“久久為功、善作善成”的干勁,以更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的沃地
鄉村振興的重擔,一頭傳達著社情民意,一頭書寫著發展大計。要接續發力、全面推進,完善政策體系、工作體系、制度體系,把目標一項一項分解好,把政策一件一件落實好,讓鄉村振興再出發、鄉村環境再變化!

1

以鞏固成果銜接鄉村振興


強化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,瞄準脫貧不穩定戶、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,逐戶逐人分析風險原因、勞動能力和幫扶需求,對有勞動能力的加大開發式幫扶力度、內生動力不足的強化扶志扶智、沒有勞動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,確保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,堅決防止出現整村整鄉返貧現象。深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,突出抓好穩崗就業、公共服務等工作。深入摸排全縣扶貧車間(基地)、設施大棚,嚴格項目評審,加強新實施項目與已實施項目成果銜接。

2

以鄉賢返鄉賦能鄉村振興


鄉村要振興,關鍵在人才。人才既是活力源泉,也是創新引擎。創新農村人才引進機制,以需求為導向,因地制宜打造人才引進“清單”,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、“三支一扶”計劃、“特崗計劃”等就業服務,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、農民工、創業能人、企業家、退役軍人、專家學者匯聚到農村,為鄉村振興提檔升級注入新鮮活力和強勁動能。要暢通鄉賢創新創業渠道,引導鄉賢圍繞我縣優勢產業精準創業,有效破解土地流轉、融資支持、政策支撐、創業服務等突出問題,切實解決返鄉人才“回鄉干什么、怎么干”等一系列實際問題,讓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,書寫鄉村振興美麗畫卷。


3

以鄉村建設助推鄉村振興

        高質量推進集鎮建設,加快補齊鎮區道路、停車、住房等公共服務短板,提高集鎮綜合承載功能。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、長效化,加快推進供排水一體化、垃圾分類處理、秸稈資源化利用等項目建設,統籌解決戶廁改造、清潔取暖等難點問題。強化規劃引領,科學指導農房風貌管控,深入實施綠化美化,打造開放式庭院,建設村民和游人共享的大花園。鼓勵農民自主創業,結合本地特色開展鄉村運營,建設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特色鮮明、產業興旺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。

4

以基層治理引領鄉村振興


堅持把“五星”支部創建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、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重要抓手,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。實施“頭雁工程”,選拔一批理想信念堅定、帶頭致富本領高強、德高望重的鄉村“帶頭人”隊伍,以黨建引領發展,把基層黨支部建設成為懂農業、愛農村、愛農民的堅強堡壘。按照“七個有”標準,完善黨群服務中心便民功能,完善便民服務站、服務大廳和服務窗口,嚴格落實村干部坐班、值班制度,積極處理辦事群眾反映問題、合理訴求,逐步實現鄉村事務“自我管理”,以小支部撬動大力量。持續深入推進“三清兩建”,健全基層群眾自治組織,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。


5

以精神文明激發鄉村振興


鄉村振興不僅要塑形,更要鑄魂,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。要注重提升農民精神風貌,傳承發揚優秀風俗習慣,多渠道引導和教育村民革除高價彩禮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養等陳規陋習。要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,推動鄉村文化合作社、鄉村大舞臺、體育廣場、文化活動室等活動場所作用發揮,積極開展理論宣講、志愿服務、廣場舞比賽、籃球比賽、文化下鄉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動。深入挖掘紅色文化、傳統文化、非遺文化特質,追溯文化資源背后的感人事跡和歷史內涵,賦予傳統文化新生命、新活力,繁榮發展鄉村文化,提升廣大群眾自立自強走好致富路的信心勇氣。


  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丁香五月开心婷婷